Friday, October 5, 2018

中國首個投資上億的私人博物館,鋪地板用的是2000多萬景泰藍!

這是中國第一傢私人博物館,

據說投資數億元,這些還不算各種私人藏品文物,施工三年,

裡面所有展品都是私人收藏,其中光地板造價,就是2000多萬元的景泰藍,今天我帶大傢一起來開開眼界吧!

有人可能會說,博物館有什麼好看的,那是你沒看到觀復博物館。

你知道造價2000多萬元的景泰藍地面是怎樣的麼?

你見過200多米高空中的“蘇州園林”麼?

清代的瓦片、元代的石頭、明代的簾子,垂手可摸可踩,這感覺你想體驗麼?

▲2000多萬的景泰藍地板

上海中心37層的上海觀復博物館,是觀復博物館的地方館,這是新中國第一傢私立博物館,非盈利機構。

1997年1月18日正式開館,馬未都是創辦人和現任館長。

(觀復取自老子《道德經》中:萬物並作,吾以觀復。)

館內藏品分為瓷器館、東西館、金器館、造像館、臨時展廳,曾展覽過玉器。

宋瓷的繁盛、東西文化結合的魅力、古代金器的光影效果,

館內一切均為上海這座城市量身定做。

下面一起來飽飽眼福,絕對大開眼界!

☆ 金器館

館內收藏的金器從傳統的先秦金飾、到包羅萬象的大唐風尚、還有濃濃的西域風情、以及明清時期在金器工藝上的傑出成就等。

運用獨特的陳列方式,營造出一種神奇的光影效果,使你在現場能獲得獨一無二的觀賞體驗。

最小的金器直徑隻有1.5厘米,而最大的金器長度將近40厘米,每一件作品都堪稱精品。

☆ 東西館

東西館的展品多為東風西漸的外銷瓷器及傢具,

正是中國風對歐洲上流社會之影響的最佳見證,是優美的洛可可風格同典雅的中式紋樣的完美結合,

其中以本館的黃花梨喬治式靠背椅最為典型。

此外,本館的克拉克式青花瓷、墨彩描金紋樣瓷、歐式紋章瓷等也都是不可錯過的藝術品。

☆ 瓷器館

這裡面的很多產品是清朝、明朝或宋代的,可能沒有北京故宮那麼宏偉,但這裡很精致!

這是全中國最大的青花水磨地面,嵌入人工拗出的銅絲,面積多達60平米!

圖案不是隨便畫的,而是來自一個瓷盤,這個瓷盤在故宮博物館珍藏。

來一張全景圖:

神奇的是,如果站在盤子中間的蓮花中央,你說話的聲音頓時渾厚瞭,

讀一遍對面墻壁刻上的那段《道德經》,整個人就靜下來瞭!

☆ 造像館

造像館所展的有南北朝及唐宋時期漢傳佛教造像,明清時期漢藏佛教造像,兼以周邊國傢佛教造像作品。

大千世界,寶光燦爛,令觀者心存敬畏。

☆ 臨時展館之玉之器

眾多館藏玉器珍品首次亮相,

以時間為脈絡,清晰地展現瞭古人在玉器制作上的追求軌跡與非凡成就,

呈現出一個美侖美奐的玉的世界。

蟠螭蒲紋璧 西漢

玉雕春水帶扣

青玉鳩車

白玉鶻攫天鵝佩

玉天馬

白玉雕漁傢樂擺件

全球最高蘇式園林

你想象過在高空200多米的地方,能看到一個蘇式園林麼?

古木亭子、太湖石景、千年古藤,甚至還有瀑佈……

整個園林在博物館上層,占地377平方米,取名“半畝園”,投資超過千萬元。

據說,隻對會員開放,即租用寶庫保管箱的人,才有資格在這個空中園林中漫步。

▲照片中的亭子,明代式樣,沒用過一根釘子

做這個亭子的工匠,

當年參與瞭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的明軒蘇式園林的制作,

年紀如今已有80多歲高齡!

這個蘇式園林中,有4棵古藤,平均年齡700歲,

其中有一棵古藤上千年,已經發芽。

4根古藤在蘇州苗圃作實驗,花瞭長達8個月的時間,然後移植到空中。

除瞭古藤,園林中還有紅花樹、迎客松、竹子、瓜子黃楊、懸崖杜鵑等幾十種植物,而且而且都是活的!

到4、5月份,古藤發芽長葉,開滿紫藤花,紅花樹滿樹紅花,整個園林的生機將更加勃勃!

在這個蘇州園林裡,裡面的石頭全部是太湖石,都是私人藏傢珍藏的石頭。

太湖石的特點是“皺、漏、瘦、透”。石頭中間的水裡養著金魚。

▲照片中的太湖石山

據說是由蘇州東山的一個老師傅完成的,這個老師傅堆出來的石頭,沒人敢動。

萬一碰瞭,沒人能再堆起來!

在這個全球最高的“半畝田”蘇式園林中,不起眼的,通常是不同凡響的。

比如,地磚!

這些地磚,不是一般的磚,而是清朝的瓦片。

都是古董啊!

當年蘇州拆城墻時,一個收藏傢收藏的。

用這些清朝瓦片鋪地的難度在於,這瓦片很窄,一窄就容易斷。

鋪的時候,必須有角度,而且基層是軟的。

上海中心是晃的,一來一回1.4米,時間大約需要1個小時,

這些因素都要考慮進去,不然要麼踩上去就大規模斷掉,要麼在上海中心的晃中碎掉。

這裡地面上還有一塊石頭,看著不起眼,但它是元代的石頭!

這裡掛著一個明代的簾子,有600多年的歷史!

簾子的這邊是一個可以喝茶聊天的地方:

神廟色彩的西式橄欖園

這裡的地面很特別,有8種歐洲文字,石頭是從歐洲進口的“萊姆石”,

這種石頭在歐洲最初都是用來建神廟的!

▲外面是藍天白雲,裡頭卻古典蒼茫

來源網絡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